整部剧从正德元年宦官把持内政开始,从反对刘瑾到被贬,到龙场悟道,出任庐陵知县,平定匪患,平定宁王叛变,基本上概括了王阳明的后半生。
这部电视剧更像一部王阳明的传记,作为两个半圣人中的一个,阳明是高大上的,甚至可以说是神秘的,但是这部剧能让我看的非常过瘾,就在于它把阳明先生生活化,把日常生活当中的种种呈现出来了,尤其是龙场悟道那一段,就是与自然环境做斗争,让自己生存的一种状态。自己盖茅草屋,生火做饭,找草药等等。这本身就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的,最原始生存的一种状态。
千百年来,生存的追问一直都在,先秦哲学《易经》就是华夏民族最原始的对于生存的追问,同时也是华夏民族生存的智慧。贵州龙场,这个古时候成为蛮荒之地的地方,一年不见几个人,买个菜做个饭都要跑上百里,如此环境,普通人是很难静得下来的,但也往往是这样的环境,人与自然才能充分相处。王阳明在龙场每天上山采药做学问,不忘自己的志向,写诗抒发自己的情怀,例如《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》。垒石棺修炼自己的学问,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追问。最终悟道:道在吾心!心既理。
“知行合一”是王阳明的核心思想,讲究在事上修,事上练,是入世的思想。剧里面关于这方面很好的呈现出来了。例如在八虎的事情上,最后一击没有打出去,是因为王阳明的地位不在哪里,仗义直言,被廷杖四十,贬至龙场。在龙场开堂讲学,然后至庐陵知县,对于案件的审理和拿捏都恰在好处。
摘录:朕从来都没有体验过处理正事的乐趣,朕处理正事,只为了一个字“玩”,可朕心里明白,这天底下的文人,都拿眼睛盯着朕,朕说的每句话,做的每件事,他们都悄悄的记在心里,朕死了之后,一个百年不遇的昏君就呼之欲出了,说不定那些皇室宗亲还会拿朕当他们子孙后代的反面样板,去教育那些吊儿郎当不上进的后人。
你做圣人是你的志向,将军想做将军那是他的志向,可朕没有这个志向,朕只想轻轻松松的玩上这一辈子,可命运偏偏让朕当了这个皇上,你说恨不恨人。自从朕坐上这把椅子的第一天,朕就明白了,人们只是需要有一人坐在那里,这把椅子不能空着,天下人需要一个皇上,而且需要一个不是自己的皇上,什么公制宗制,什么圣人的教诲,把他们通通加在一起,就是要造就一个全智全能,一个一点儿错误也不能犯的千古明君,就算是唐太宗汉武帝,也不是一点过失也没有。他们怎么能拿这些,来为难一个十几岁的孩子!
朕羡慕那些普通人的孩子,他们有父母有兄弟姐妹,可朕什么都没有,只有这把椅子,这把椅子你没坐过你不知道,很凉,真的很凉,朕就这么憋屈着,坐在椅子上憋屈着,一直憋到正德元年,直到遇见了你……上天既然派朕来演这出戏,朕就得演完……大臣们只知道朕胡来,只知道朕不成体统,可他们并不知道朕这么做只是想离那把冰凉的椅子远一点!没有,朕就是要个这些虚假的东西作对!